數字化助力領跑者 | 全國光伏“領跑者”現場交流會隆重召開
引言:智能時代正在來臨,5G、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正在加速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個電站,每一個新能源企業,助力合作伙伴成為智能時代的領跑者。
尋芳陌上花如錦,折得東風第一枝。數字化已經成為全球光伏發展的風向標。
1月26日,由新泰市政府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全國光伏“領跑者”現場交流會在山東新泰市成功舉辦。
會議以“全智能生態,領跑未來”為主題,來自政府、協會、認證機構、開發商、EPC、設計院等權威機構與行業精英逾500人共聚一堂,總結分享領跑者項目的成功經驗,分析典型案例、深度探討先進技術發展方向,并在后續的第三批“領跑者”項目以及全國光伏市場中應用和推廣。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全球能源行業發展重要趨勢和必由之路,數字化轉型將推動能源行業取得全新、重大的突破,將帶動整個光伏產業大踏步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起到名副其實的“領跑”作用。
全國光伏“領跑者”現場交流會
數字化助力領跑者項目實現“示范與領跑”雙標準
從“效率”領跑到“可靠性”長跑,行業呼吁標桿,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稱:“光伏電站‘領跑’講究效率,‘長跑’則注重可靠性,而電站的可靠性通常根據設備故障率來判斷。2017上半年鑒衡采集了150個電站的數據,以逆變器為例,故障發電量損失率平均水平在1.5%左右,較好水平在0.5%,行業標桿水平是0.3%,華為逆變器是標桿水平的典型代表。另外有一組真實客觀的數據,我們常用數據采集的完整率來判斷整個監控系統作用到底怎么樣。這個里面包括監控項目內容和我們數據采集的完整率,業內平均的水平是85%,華為的大于95%以上。我們說智能電站好,而首先完善精準的監控系統就是它的基礎。”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新能源處副處長陳松在致辭中表示,在檢測過程中見證了諸如華為這樣的優秀企業在產品設計和性能指標提升上不斷追求卓越,為推進光伏質量品牌樹立了榜樣。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新能源處副處長陳松
在演講中,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太陽能研究室副主任黃晶生概括了領跑者基地驗收原則,“驗收的關鍵是先進指標能否達到,且必須用長期的實證數據證明企業產品達標與否。”經過對大同13家“領跑者”光伏基地共30臺不同廠家、 11種型號的逆變器效率進行驗收測試,領跑者基地所使用的逆變器全部達標。在并網驗收中,華為逆變器憑借優異表現榮獲了國內首張逆變器并網認證證書,智能化快速消缺幫助快速并網,配合完成了首個電站并網認證。
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個電站,每一個新能源企業
會議的最后,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許映童做了“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個電站,每一個新能源企業,助力合作伙伴領跑智能時代”的主題演講。
當下,云計算、物聯網、5G、AI等新興技術的崛起,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數字化趨勢。華為厚積薄發,在這些領域,持續大規模研發創新,走在了世界前列,成為了技術創新的領導者,引領行業的發展趨勢。
數字化轉型也是能源行業發展重要趨勢,數字化已成為能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數字技術發展將加速光伏電站度電成本(LCOE)降低,早日實現平價上網。許映童從數字化發電,數字化傳輸,數字化管理平臺三個維度,分享了數字技術如何打造全智能光伏生態。
1.光伏所有設備全面數字化,可感知、可連接、可控制,0.5%高精度組串級信息,全量的設備信息;
2.“0-Touch”設計理念,高可靠數字化系統,從傳統運維的“人服務于機器”轉向數字化運維的“機器服務于人”,提升整體效率,使電站持續保持多發電的最佳狀態;
3.數字化融合,系統可交互:智能光伏控制器與跟蹤支架無縫融合,共平臺多級智能優化,最佳適配雙面組件。基于豐富的應用數據積累和大數據平臺分析,華為自主研發了業內領先的針對雙面組件系統的智能設計工具,融合全場景、自適應、自學習的“雙面組件+跟蹤支架”智能控制算法和業內最高效的組件MPP智能追蹤算法,較常規的方案設計可進一步降低度電成本8分/瓦,提高發電量3.9%以上;
4.數字化傳輸:全覆蓋網絡,隨時隨地全量接入;
5.數字化管理平臺:開放平臺,支持客戶擴展應用;
6.LTE無線專網,安全的遠程、移動運維;
7.數字大腦,電站運營端到端分析,故障預警,智能診斷并給出修復建議,人均效率提升60%。
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許映童
光伏電站已實現從“零部件引跑”到“系統升級全面領跑”的飛躍,智能化光伏電站成為了領跑者中的主流。
數字技術發展將加速光伏電站度電成本(LCOE)持續降低,推動光伏產業全面升級,讓每個新能源企業成為智能時代的領跑者。
數字化是全球趨勢。數字化轉型將推動能源行業取得全新、重大的突破,是能源行業未來巨大的變革。而此次會議,對領跑者后續的技術趨勢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同時對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意義也是廣泛和深遠的,必將在光伏產業發展史上留下濃重厚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