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和太陽能產業在過去十年得到迅猛發展,如今已是一種公認而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盡管如此(或許正因為如此),太陽能仍處在誤解、傳言和虛假事實的包圍之中,使其燦爛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本文闡述對太陽能最常見的十大誤解以及事實真相,由瑞典仲夏公司首席執行官斯文·林德斯特羅姆娓娓道來:
誤解1:生產太陽能電池所消耗的能源多于其壽命期內產生的能源(換言之,生產太陽能電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壽命期內減少的二氧化碳)。
事實:絕非如此。如今,硅太陽能電池的能源投資回收期不到兩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能源投資回收期更是不到一年!這一時期之后,在太陽能電池余下的壽命期限內,能源(和二氧化碳)就會節省并積累起來。因而太陽能電池是極為環保的。
誤解2:如果沒有補貼,太陽能就沒有財務可行性。
事實:補貼正在迅速取消,而科技進步繼續使太陽能電池變得更高效。如今,世界上能照到陽光的幾乎所有地方,太陽能都比購買電力(市場價)便宜。過去12個月,太陽能成本迅速下降,甚至比最便宜的礦物燃料都更有競爭力。美國大亨巴菲特擁有的一家公用事業公司,最近與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的內華達工廠商定了每度3.87美分的購買價。這或許是美國和世界大多數地方最便宜的電價。
誤解3:一旦全球變暖“騙局”被揭穿,就沒有人會對太陽能感興趣。
事實:無論您是否相信全球變暖(大多數人都相信),太陽能光伏發電都是一條極富吸引力的自行發電途徑,其低成本是可以預見到的。在陽光充足的地區,這或許是最便宜的發電方式,為個人、企業和國家實現能源獨立。它還有望創造就業機會。因此,全球變暖,無論是否相信,真的與太陽能的好處毫無關系。
誤解4:所有太陽能電池制造商都是虧損的。
事實:有些是虧損的,但并非全都虧損。許多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商用相同的技術在同一領域競爭。他們的日子很艱難。其他領域是賺錢的,比如薄膜輕質柔性太陽能板。
太陽能產業尚不成熟,領先排名和市場在不斷變化。實際上,我們正在見證一個羽翼未豐的新產業進入傳統的整合階段,有贏家也有輸家,而幸存下來的從業者面對的是光明而能夠盈利的未來。